焦点新闻

地区秩序与亚洲地区主义会议综述

2013316—17日,由威尼斯人平台与德国全球与地区研究所(GIGA)联合举办的地区秩序与亚洲地区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宾酒店北京厅举行。威尼斯人平台副院长朱立群教授,院长助理王帆教授,德国全球与地区研究所(GIGA)中东研究中心主任赫内尔·费尔提希(Henner Fürtig)教授,前所长罗伯特·卡佩尔教授(Robbert Kappel),以及来自德国全球与地区研究所、哥廷根大学、基尔大学、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和威尼斯人平台等多个著名科研机构的2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为地区主义概念框架金砖四国与全球治理东亚地区安全地区主义与地区制度以及阿富汗与地区安全五个议题。

在第一议题中,与会学者从地区主义的理论角度、历史角度探讨了地区主义的界定问题,提出了交错行为体(intertwined actor的新概念,强调了与邻国相处的重要意义。

在第二议题中,学者们认为,金砖国家已成为重塑世界秩序的重要力量,但要想成为世界领导,仍任重道远;不仅要平衡国内发展,而且要向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新兴捐助国主要动机同传统捐助国并无太大差异,都是受援国需求、捐助国政绩和国家利益三种动机的驱动。新兴捐助国不会对现有的全球治理造成破坏,但将极大地改变现存的国际援助模式。国际社会与新兴捐助国之间必须展开适当的协调与合作。

第三议题中,学者们认为,东亚正处于准无政府状态下的安全秩序,因此根据区域内不同国家寻求安全的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自助国家,安全保障国和安全依附国,东西方理念应相互促进和融合,从而达到不同文化间的新平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全局观、辩证观和自律观,对解决东亚安全问题,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东亚一体化具有建设性作用。通过对当前东亚存在的以美国和东盟为主导的两个安全机制进行分析,学者指出,现存的安全机制并不能有效维护地区安全,应当建立以中国为主要参与者的新安全机制。同时,制定相关政策以更好地应对区域内安全自助国家所面临的安全威胁。

在第四议题中,有关学者认为,欧盟的成功经验会继续扩散到东亚地区,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影响和作用。在地区一体化进程中建立争端解决机制时,应该将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地区组织的目标等相结合,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应该盲目效仿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需要。当前,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在经济上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而东盟主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两种机制成员相互交织,各有利弊,只有尽量兼顾各方利益、包容性强的机制最终才能够得到各国的接受。

在第五议题中,与会学者认为,当前,阿富汗正在经历政治、经济、安全和地缘政治四方面过渡。政治过渡的成功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过渡的成功主要在于驻阿撤离之后的恢复情况;安全过渡的关键在于阿富汗安全部队的自给自足;地缘政治的顺利过渡则取决于美国与阿富汗周边国家利益冲突的协调。伊朗将会在阿富汗重建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将会对西亚和中东局势产生更大影响。然而,由于伊朗核问题,导致伊朗与美国及其盟友以色列与沙特阿拉伯关系紧张,进而牵动中亚、南亚和西亚的安全局势。上海合作组织应该在政治协调,建立互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其争端解决功能,并与北约展开积极合作。欧盟在尊重阿富汗传统和现状的前提下,可以发挥除派兵和经济援助之外的其它作用。对中国而言,上合组织是复兴丝绸之路,促进地区国家政治和解与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平台。尽管目前印度能力有限,但是鉴于其与西方国家,俄罗斯,伊朗和中亚国家的良好关系,印度将会成为在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地区共同倡议中发挥最大作用的地区行为体。

与会学者就各项议题的发言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讨论,为相关领域的对话提供了真知灼见,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黄书铭 供稿、熊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