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哥伦比亚大学李世光教授到国际法系举办学术讲座

    2015423日上午,李世光教授受国际法系之邀到威尼斯人平台沙河校区模拟法庭举办了一个题为“Changing multilateral negotiations: issues and challenges”的学术讲座。严文君博士主持会议,潘皞宇博士和焦阳博士与会,国际法系、英语系以及其他院系的学生参会。

    严文君博士首先为与会师生简要介绍了李世光教授。李教授现为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耶鲁大学联合教授。李教授在1967年到1998年期间担任联合国秘书处的高级官员,负责条约制定、环境法、海洋法、国际法院、人权和维和等方面的事务。19931998年作为联合国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的负责人,参加了罗马规约谈判的全过程;19961999年担任联合国建立国际刑事法院会议的执行秘书,并长期担任联合国法律事务厅编撰司主任,曾出版了九部关于外空法、海洋法、核能、人道法、恐怖主义、国际法院和国际刑事法院的书,并在中外著名期刊中发表论文30余篇。

 

 

 

 

 

  讲座开始时,李世光教授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主动坐在模拟法庭的听众席前面不到一米的地方与学生交流。李教授从多边协商的主题出发,结合其多年的联合国法律工作实践,以及多年来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教学研究,介绍了联合国大会磋商机制、安理会决议机制、核武器控制、海洋争端以及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中多边协商机制发挥的作用,讨论了在多边协商中各国对于政治问题和法律问题的辩证考量,针对现有的联合国多边协商体制和双边协商体制的优缺点,以及正式谈判和非正式谈判的区别,深入浅出地分析多边协商机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上述不同领域出现的新发展,指出现有体制显现出来的不足之处,以及展望未来多边协商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挑战。在接近一个小时的讲座时间里用丰富的案例、幽默的语言以及轻松的教学方式,将讲座内容侃侃而谈,吸引了在座师生的兴趣和关注。李教授还鼓励同学们打破学科的界限,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随后,李教授进入与学生自由交流的环节,在座学生踊跃举手,所提问题不仅包括讲座内容的讨论,还包括李教授工作经历、人生经验、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以至于原定半个小时的提问环节向后推迟了一个小时,到11:30讲座才正式结束。

 

 

 

    李教授平易近人的教学风格、幽默轻松的问答方式以及丰富有趣的实践经验和学术理论,都给在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