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系简报 2015年第37期
2015年10月29日 总第329期
为了加强教师间的科研交流,构筑教师教学科研共同体,让更多的老师了解科研项目申请过程,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英语系于2015年10月21日下午在展览路校区主楼354教室举办了“如何申请科研项目”研讨会。英语系和院内其它系部的老师及博士生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由英语系教学副主任郭立秋老师主持。他首先简要介绍了英语系近五年来科研项目的申报情况以及各级各类横向及纵向课题的申报时间节点。英语系近五年来共成功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5项。很多老师在项目申报和开展科学研究方面颇有心得,因此本次研讨会特邀请部分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的教师分享他们的经验心得。
张延君教授以“话语研究的选题视角与方法”为题发言。她首先指出选题视角是课题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题视角可以从如下四个途径获得:课题指南、教学实践、跨学科研究与学校的办学特色。选题时应处理好三种关系:短效性与长期性、大问题与小切口、应用性与创新性。她随后介绍了话语分析的基本研究思路,并以“话语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写作研究”课题为例剖析了申请课题的重点与难点。
吴庆军教授报告的题目是“申报科研项目的体会”。他指出,首先应有学术的长期规划,选定方向,夯实基础,持之以恒。勤奋努力是科研工作的不二法宝。其次,应注意拓展视野,平时多与同行交流,多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再次,选题应独到,合理,有前瞻性,可以有跨学科视角。例如,以文学研究为例,没有过时的作家和理论,只有过时的视角。
许宏晨副教授的题目是“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选题体会”。他首先介绍了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并指出,申报课题无捷径,而应是梳理自己的过去,建构未来职业发展的机会。申请人最好能够结合个人的兴趣与国家需要来进行选题。最后,他还特别提示大家,申报项目时应有良好的心态,科研的意义是多元的,不仅仅限于成功申报项目。
徐英副教授主要报告了“翻译研究课题申报的体会”。她首先介绍了翻译研究选题的基本要求:1)充分的学科依据;2)一定的创新性;3)一定的紧迫性;4)有连续性。其次,她指出,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细致明确;再次,研究方法应明确可行并具有可操作性。
冉继军副教授主要汇报了自己的选题体会和申报表填写格式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在选题方面,申请人应注意关注研究热点,了解国家战略,持续阅读相关电子期刊,并多读自己研究领域的年度综述。在申报书写作的过程中,应突出研究的新意,并提出清晰的研究假设。
黄文红副教授分享了论文写作和课题申报过程中应问的六个问题,如:你想做什么、从什么起点开始做、想怎么做、能做出什么、有什么用等等。她认为,申请人在申报之前和论文写作之前应能够言简意赅地回答这六个问题,这样才能写出一篇逻辑清晰,观点明确的申报书和论文。
各位汇报的老师均精心准备,慷慨分享。参会老师反映热烈,他们纷纷表示不仅领略了科研项目申报之器,也体会到了申报之道,即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英语系还将继续搭建好科研平台,促进教师系内、校际乃至国际的交流。
英语系
2015年10月29日